
此片是導演 Nolan 兄弟 (Jonathan & Christonpher) 擔任蝙蝠俠系列電影的第二作, 除了飾演 Joker 的希斯萊傑 Heath Ledger 在片子後製時期意外服藥過度身亡造成的話題性外, 我本來就非常期待本片的上映, 這當然是因為第一集導演就已經拍的不錯。事實上對於導演 Nolan 兄弟所拍的片子都令我十分的欣賞, 最早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們2000年的片子《Memento》記憶拼圖, 此片還得了當年的獨立精神製片獎的最佳影片, 當然導演獎是不在話下的了(有機會再說說此片的心得)。而其後2002年的《Insomnia》針鋒相對 跟 2005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2006年的頂堅對決《The Prestige》亦都是十分好看的片子。總計目前(2008年)在他們導過的八部片共計有四部是在IMDB前250名的片子, 可見其天份。

記憶拼圖
當然講了那麼多, 本篇的重點當然是此片的觀影心得, 看完了此片, 其實是有一些想法的~
一、自己的正義並不能代表一切
蝙蝠俠的信念, 不管歹徒再怎麼凶惡, 還是要將之繩之以法, 不以自己的正義動用私刑處置, 一定要將匪徒交給法律處置。我想這也是蝙蝠俠系列的一個精神所在, 要是人人都扮起了正義使者, 自以為是的在執行自己的正義所在, 我想, 這社會也就喪失了正義了。由於每個人的理念根本跟標準不一樣, 我們怎麼能夠有權力去評斷他人的行為? 給予他人制裁呢? 片中一開始所出現的假蝙蝠俠片段, 也許就在提示我們; 而我們自己也該好好想想是不是常常過度的以自己的正義以為也是別人的正義呢?

二、近現代的城市感更能引人入戲
讓我有所感觸的, 還有就是導演在塑造城市的觀感, 有別於之前的蝙蝠俠系列電影。在之前的蝙蝠俠, 其所描寫的高譚市, 是一種黑暗的, 出自於漫畫的感覺, 人們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感受到的就是在一個虛擬的世界; 而此集所描寫的高譚市, 現代的大樓林立, 都市生活的片段, 都讓人有種寫實的感覺, 彷彿就是在描寫我們週遭的真實世界。這樣子的描寫, 很令我對片中的一些片段感到認同, 使我感覺這好像是真的會發生在我週遭的故事, 因此更能深入導演所塑造的蝙蝠俠世界。
三、小丑腳色的成功設計
希斯萊傑所演的瘋狂小丑, 在Nolan打造出現實的城市之中, 真的是有種很令人不寒而慄的感覺。當然希斯本身的演技十足, 使得片中小丑許多的瘋狂行為, 不按牌理出牌, 慘忍的行徑, 很確實的把這個角色所要表達出的恐怖氣氛傳送到觀眾的腦海裡。我想大多觀眾應該都跟我一樣, 對於看到小丑的出現總有一種恐怖的感覺, 深怕他接下來不知道會幹啥事。

四、英雄不過也是凡人
在導演打造的現實高譚市中, 對於主角的蝙蝠俠, 我有另一種體會。在傳統的蝙蝠俠或是超級英雄電影中, 那從來都是在享受主角以強大能力打擊邪惡, 那種懲奸除惡的快感, 以此紓發我們對於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很多不公不義之事無能為力的心情, 但是在本片之中, 導演所塑造的超級英雄 (我都不知道該不該稱呼他超級了), 卻異常的貼近現實, 真的讓我有種蝙蝠俠好像也只是個帶著面具的凡人而已, 面對很多時候, 感覺他都是無能為力, 束手無策, 而這個時候, 真的有種我們發生危難的時候會期望英雄來拯救我們, 但是要是這些英雄在困境之中, 他們又能夠期望誰呢? 這一種悲哀而絕望的心情, 彷彿在這次的蝙蝠俠之中表達的更為強烈。真的很多時候, 我都會這位英雄擔心, 甚至能夠感受到他一個人獨自面對龐大邪惡犯罪組織的壓力, 因為他真的就像是活在我們週遭的真實人物一般。

五、人性的對比描寫
關於人性, 很多時候並非和我們所想的一樣。這是有一幕之中小丑為惡的電影情節, 企圖讓兩艘船上的互相慘殺來證明人性的醜惡。然而在兩艘船之中, 大家都以為在滿載囚犯的船上, 高壯的囚犯是想引爆對方的船來求得自己生存的, 但沒想到他的選擇卻是丟棄引爆器, 相較於另一艘船上的普通人急欲以投票的方式來合理化引爆對方船隻的行為, 使我們對人性善惡能夠有更深一層的思考。當然導演在此幕的安排上是有一點太過矯情 (囚犯的行為太過於大愛), 但是正是這樣子強烈的對比, 才更能令觀眾們有所思考, 而其最後結果兩方都放棄引爆對方的船隻來求得生存, 更是有種人們總是會為惡, 但最終其本性應該還是善良的涵義所在。
六、雙面人的安排
關於雙面人, 本人沒啥特別的感覺, 也許是小丑的表現太過搶眼, 使我無法注意到雙面人的表現 (劇情上)。但在觀看網友討論的文章之時, 有看到網友們所提到的一點, 卻令我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巧思, 那就是自雙面人出現以來, 他所投擲的銅板, 都是一次正, 一次反, 沒有任何的偏頗, 這也呼應了雙面人本身的形象, 一面正常, 一面邪惡, 各是50%。
七、大眾的觀影心理
另外的一點就是, 在電影看板上討論電影的風氣, 一面倒的認為好看我認為是正常的, 可是在這樣子的氣氛之下, 就產生兩種現象:第一種就是有人只要發表不覺得好看的言論, 就會被別人批評的半死, 而這些人也有三種, 一種是自命清高想故意與眾不同, 一種是真的沒搞懂電影在演什麼, 最後一種是真的能說出些什麼東西的, 但也還是不會被大部分的人所接受。第二種現象就是, 一種附庸的情況, 好像大家在這個時候都成了這部電影的追隨者, 還要時時注意這部片有沒有在排行榜上第一名, 有的話就覺得很榮耀之類的, 或是拼命的為這部片子說好話幹嘛的, 說真的這樣子的行為真的令我和那些故意唱反的人覺得一樣的反感。Why so serious? 不是嗎?
最後, 我想說的是, 我超想要那台銀色的 Lamborghini 阿阿阿阿阿阿~斯 ......
